玉石珠宝分会组织会员到安徽蚌埠学习考察

发表时间:2016/08/31 00:00:00  作者:游泽忠  浏览次数:300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玉石珠宝分会

组织会员到安徽蚌埠学习考察

    2016年8月26日至28日,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玉石珠宝分会组织参访团乘坐高铁,到安徽省蚌埠市参观学习考察。

    本次活动由玉石珠宝分会倡导并组织,在副会长兼秘书长金志琳的带领下,执行会长胡巧云、副会长黄海燕、周亚娟、副秘书长游泽忠,及会员钱文、周静等人参加,并特别邀请研究会副会长、陶瓷分会会长黄菊同行,得到她的热情支持和鼓励,形成了一种开创性的联合行动。



   史前时期,蚌埠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春秋战国时期,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邑地。截至2007年底,蚌埠已发现矿产地276处,矿产23种(含亚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煤),金属矿产7种(铁、岩金、砂金、铜、铅、锌、银),非金属矿产13种,水气矿产2种(地下水、矿泉水)。蚌埠特产玉雕,系以各种玉石为原料的雕琢工艺品。主要产品有炉、瓶、人物、花卉、鸟兽等五大类、数百个品种,龙顶五环炉、玉雕球、天然瓶、仕女等最为名贵。


    蚌埠不产玉石,却是全国最大的玉器集散地之一,更被称为全国最大的仿古玉市场。此行第一站,自然到蚌埠北工地玉器市场、白玉市场去考察。上世纪80年代,蚌埠仿古玉就有非常高的声望和工艺水平,玉器供不应求。玉器市场里面的艺人们正在不停地忙碌着,他们把矿石通过浸泡、水洗、打磨、包浆等精湛的技艺,将石头变成一件件绝伦的玉器,其精雕细做的过程让人耳目一新,令人咋舌。

    在蚌埠,大家还到市博物馆参观学习,了解到蚌埠市的来历和淮河文化的历史渊源。淮河是中国南北历史的分水岭,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禹会遗址、汤和墓、双墩遗址、双墩春秋墓、教会建筑旧址、垓下遗址、化明堂严氏墓等文物单位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流失的是时间,沉淀下来的是淮河文化和收藏知识的积累。大家一致表示不虚此行,通过观摩,看到了玉器的制作过程和方法,认识了高仿的技能,对鉴赏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胡巧云说,今后会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会员们了解制作工艺,提高鉴赏能力。只有更好地进行学习,才能少上当,少交“学费”。

    

    黄菊说,蚌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青花”以及500面青铜镜,让大家目不转睛,赞叹不已;其宋代建窑兔毫盏、宋代青瓷、明清瓷、高古玉,让人耳目一新,一饱眼福;玉石珠宝分会组织的这次活动很有意义,不仅增长了收藏知识,又增进了友情友谊,建议其它分会借鉴学习,组织类似活动。




    活动中,有幸结识了吴立智老先生,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收藏家,也是仿古玉器及变形玉器的设计者之一。通过交流玉器仿古的知识和办法,清晰地看到市场的鱼龙混珠、良莠不齐,擦亮了大家的双眼,对今后的藏品选择大有裨益。

    参观过程中,还通过微信与在京的李老实时互动,在共享中得到会长李剑虹的许多指导,受益匪浅。





高仿的玉器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版权所有: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www.hbgwyj.com

鄂ICP备2021000600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651号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铁机盛世家园(团结大道才贤巷

监督管理:湖北省民政厅(51420000503587528T)

业务指导: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QQ:1198671633、QQ群:367154906(湖北古玩研究)
邮箱:hb-gwyj@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