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随州·武汉的会领导互动欢度节日

发表时间:2023/10/06 10:50:51  作者:陈远林/文、陈友仙/图  浏览次数:4947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国庆,随州·武汉的会领导互动欢度节日


祖国华诞,普天同庆。

湖北省随州市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作为炎帝神农故里,这里开启了华夏5000年的农耕文明。随州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据传,炎帝神农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4周年,举国欢庆的国庆节,全国各地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本会的节日活动也形式多样。国庆期间,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随州联络处特别邀请会长吴兴平先生、副会长陈平安先生到随州指导工作,与在随州的汪朝阳副会长、李青副会长,及随州联络处陈远林主任、胡清菘副主任、沈瑞兵副主任等人,共同欢度国庆佳节。



9月30日下午,吴会长、陈副会长一行风尘仆仆从武汉抵达随州,在聚宝堂会所受到了李青副会长的热情欢迎,听取了陈远林主任的活动安排,参观书画展、参观博物馆、游览名胜古迹,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表达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衷心祝福。


10月1日上午,应邀参加由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随州市美术家协会、随州市书法家协会协办,小森林艺术中心承办的“翰墨颂党恩 丹青庆华诞”2023迎国庆艺术作品展,市委宣传部,市文联领导参会并致辞。本会吴兴平会长、陈平安副会长作为特邀嘉宾位列主席台。


此次展览,展出随州市知名艺术家近100幅艺术作品,这是该市首次综合美术、书法多品种规模性展出,代表了该市美术界、书法界现阶段创作的最高水平。国庆节日七天的展出,为市民呈现出一场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

下午,参观随州博物馆,欣赏大型编钟演奏及舞蹈表演。

中国古代文明长河中,随着秦汉时期铁器、陶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产生活中,青铜器的礼器功能已经衰退,数量也大为减少,完全变成了轻便的生活用器,且器物形制多模式化、固定化。无论是造型、纹饰还是铸造工艺都显得很粗糙,并出现大量素面器。

在随州博物馆重点参观了青铜器展厅。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


在吴会长的讲解下,大家兴致盎然的仔细观看精美的展品,深切的领悟到青铜艺术的精魂绵延不绝,影响的深远。大家还余兴未尽的观看曾侯乙编钟演奏及舞蹈表演。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奏响的次数屈指可数。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中国编钟之乡”光荣称号。


今天为我们演奏的是曾侯乙编钟复制品,编钟用浑铸、分铸法铸成,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等工艺技术,以及圆雕、浮雕、阴刻、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编钟的神采,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在中国聆听。

拥抱祖国,欢度国庆。

接下来的几天,


在洛阳镇参观九口堰新四军五师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


在洛阳镇参观中国千年银杏谷景区——赏千年古银杏树群落;


在柳林镇参观大夏皇帝明玉珍故居——见证农民的反剥削反压迫;

在历山镇游览炎帝神龙故里——寻根祭祖;


在随州程专用汽车集团参观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随州最大的汽车制造厂——程力专用汽车展;

在随州联络处,还进行了古玩鉴赏,参观了陈远林、李青、胡清菘的收藏室,收获颇多。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承载着五千年的文明传承。我国的历史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背后蕴藏着许多奥秘,正等待我们去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史,把文明历史的研究引向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我们一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吧!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版权所有: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www.hbgwyj.com

鄂ICP备2021000600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651号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铁机盛世家园(团结大道才贤巷

监督管理:湖北省民政厅(51420000503587528T)

业务指导: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QQ:1198671633、QQ群:367154906(湖北古玩研究)
邮箱:hb-gwyj@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