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笔会雅集:传统与创新共绽华彩

发表时间:2025/03/17 23:30:15  来源: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  作者:陈军  浏览次数:527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书画笔会雅集:传统与创新共绽华彩

 

2025316日上午,春阳暖照大地,一场巧妙融汇传统与创新元素的书画笔会,在湖北省政法机关老领导老艺术家研学创作基地盛大启幕。此次活动由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湖北省文化产业商会红色书画院携手主办,省内一众一流艺术名家纷至沓来,共同谱写这场文化盛宴。


红色书画院院长刘伟新先生在致辞中深情地说:“此次笔会旨在搭建一座跨越不同领域的艺术对话之桥,大力推动传统书画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新转化。”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主席曹霞女士则从文化传承的深邃视角着重强调:“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此类线下雅集活动显得尤为珍贵,它们维系着艺术创作中那份独有的人文温度。”


活动现场,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楚简书法传承人、湖北省原政协副主席杨斌庆先生;公安部原文化艺术处负责人刘孟奇先生;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周义发先生;在青山区美协副主席任上、于山水画领域久负盛名的王志先生;武昌区教师书画协会秘书长张士昌先生;身兼诗人与湖北省广电局原保卫处处长双重身份的陈华先生;省古玩藏品研究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军先生等诸多嘉宾齐聚于此,让现场瞬间弥漫着浓郁的翰墨之香,艺术氛围愈发醇厚。


活动伊始,杨斌庆先生的书法作品《共筑中国梦》惊艳亮相,五个大字笔锋刚劲挺拔,力透纸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宏大志向,以及全体中华儿女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坚定决心。而他的另一幅作品《行稳致远》,以稳健且流畅的笔触,传递出唯有脚踏实地、稳步前行,方能抵达远方的深邃哲理,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沉稳坚毅的精神基调。


刘伟新先生精心绘制的《国色天香,富贵吉祥》牡丹图,色彩斑斓绚丽,将牡丹的雍容华贵之态刻画得入木三分。牡丹,在中国文化中向来象征着繁荣昌盛与富贵吉祥,这幅画作无疑为今日的活动增添了一抹喜庆而美好的色彩,寓意着我们的未来必将如牡丹绽放般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周义发先生挥毫写下的《立德树人》,字体端庄肃穆,大气磅礴,其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与道德理念。这四个字,不仅适用于特定领域,对在场的每一个人而言,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时刻提醒着我们,在追求专业精进的漫漫长路中,更要注重品德修养的塑造与提升。


刘孟奇先生的书法作品《路虽远行以至,事诚勤可成》,笔锋婉转间尽显独特韵味。此句以简洁而铿锵有力的文字,淋漓尽致地传递出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与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让观者在欣赏书法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

王志先生的山水画《清江归帆》,以细腻入微的笔触,精心勾勒出一幅宁静悠远的江景画卷。画面中,清澈的江水如丝带般蜿蜒流淌,江面上归帆点点,正缓缓驶向宁静的港湾。整幅画作营造出一种平和、安宁的氛围,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内心的片刻宁静,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张士昌先生的红梅图《报春》,画中红梅傲雪凌霜,枝干苍劲古朴,花朵娇艳欲滴,仿佛在凛冽寒风中独自诉说着春的讯息。红梅,作为报春的使者,象征着希望与新生,它激励着我们在面对艰难险阻与重重挑战时,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如同红梅一般,于寒冬之中傲然绽放,勇敢迎接美好未来的降临。


活动尾声,已至87岁高龄的杨斌庆先生,以其苍劲雄浑的笔触,挥毫泼墨,书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千古流传的优美诗句。杨先生的书法,笔锋游走如龙蛇,尽显岁月沉淀的深厚韵味与高超功力,字里行间仿佛能让众人真切看到诗中那幅友人依依惜别、江景悠悠的动人画面。随着这幅墨香四溢的书法作品完美展示,也为本次活动恰到好处地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让整个活动在浓郁醇厚的文化氛围中优雅落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能够圆满成功,离不开中国·人民控股集团华中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芳女士的全方位支持。从场地的精心规划到动线的巧妙设计,从文房四宝的精致陈设到后勤保障的细致入微,其团队展现出了卓越非凡的统筹能力。陈芳女士由衷表示:“支持艺术创作,是企业回馈社会的重要方式,我们期待能够搭建更多元化、更具活力的文化交流平台。”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版权所有: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www.hbgwyj.com

鄂ICP备2021000600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651号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铁机盛世家园(团结大道才贤巷

监督管理:湖北省民政厅(51420000503587528T)

业务指导: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QQ:1198671633、QQ群:367154906(湖北古玩研究)
邮箱:hb-gwyj@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