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宋 越 窑 四 童 子 经 瓶
发起人:shanhai8  回复数:0  浏览数:7597  最后更新:2018/1/18 13:56:49 by shanhai8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8/1/18 13:56:50
shanhai8





角  色:超级版主
发 帖 数:21
注册时间:2016/7/7
北 宋 越 窑 四 童 子 经 瓶

北 宋 越 窑 四 童 子 经 瓶

(湖北古玩藏品研究会会员赵成信)

  越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越窑持续烧制了1000多年,于北宋末,南宋初停烧,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唐代的陆龟蒙曾这样赞美越窑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的文人雅士喜欢饮茶。越窑青瓷温润如玉的釉质,青绿略带闪黄的色彩能完美地烘托出茶汤的绿色。因此越窑青瓷受到了文人雅士的喜爱。盛行的饮茶风尚对越窑青瓷的形制也有所影响。唐代早期以瘦高的立型器为主,到了唐代晚期出现了荷叶式、花口式的盘碗和瓶罐。瓷器装饰以光素为主,也有划花、刻花、堆贴和镂空的纹饰。以划花为多。常见的纹饰是花鸟、水草和人物等。线条流畅简洁,纤细生动。晚唐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被称作"秘色瓷",釉面青碧,晶莹润泽,如宁静的湖水一般,清澈碧绿。

  越窑青瓷除了烧造大量日常生活用器外,还有大量的陈设观赏器。作者收藏一件宋代越窑青瓷四童子经瓶,这件四童子经瓶造型独特,采用捏塑手法,在一个平台上塑造了四童子围在一经瓶周边喜戏。造型生动活泼,四个童子形态各异。经瓶的瓶口翻卷五瓣花式,细长颈,圆鼓腹,喇叭形圈足。腹部光素无纹,全器施深绿色釉,釉面有细碎开片纹,底板下露胎,胎灰白色。整个器物制作精细,色彩和谐,衬以敦实俊美的造型,给人以喜庆俏丽的美感。总之,此器胎釉质地上乘,胎骨匀薄,灰白坚细,釉色翠青,滋润薄亮,晶莹如玉。通高26.5厘米、长23.2厘米、宽14.3厘米(见下图)。


[shanhai8 于 2018/1/19 14:11:26 编辑过]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