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定窑瓷鉴赏
发起人:shanhai8  回复数:0  浏览数:11074  最后更新:2016/7/28 10:15:44 by hbgwyj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6/7/19 15:19:25
shanhai8





角  色:超级版主
发 帖 数:21
注册时间:2016/7/7
宋定窑瓷鉴赏

宋 定 窑 瓷 器 鉴 赏

(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学会趙成信)

    定窑,是继唐代邢窑而起,在邢窑的影响下主要烧造白釉瓷,是我国北方的一个著名窑口,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此窑原为民窑,北宋年间,因一度烧造宫廷定烧瓷而声誉鹊起。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和东西燕山村。这个地方,在唐宋时属定州,定窑也就因此而得名。其实,定窑的瓷器烧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五代时开始烧造以白瓷为主,到宋金年代,是这个窑口发展的鼎盛时期,元代以后逐渐衰落,至明代宣德年间终至落幕。宋代定窑以烧造白釉瓷为主,同时兼烧黑釉、酱釉、绿釉等,所谓黑定、紫定、绿定等彩色釉的定瓷品种。这些彩釉品种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而烧成。作者把收藏的几件定窑器推荐给同仁们鉴赏。
   

    1、宋黑定莲荷鸳鸯纹八瓣花口盘

    这是一件北宋定窑烧制的黑釉莲荷鸳鸯纹八瓣花口盘,高4.5厘米、口径宽12.1、口径13..1厘米、足径6.6厘米。盘心饰一朵盛开的菊花,内四壁饰两组莲荷纹和两组鸳鸯纹。相对呼应,和谐统一。二只鸳鸯形态各异,一只畅游追赶,叧一只回首翹望,情趣盎然。此盘采用仰烧工艺,除足部外,通体施黑釉,釉质乌亮,如黑漆一般,而黑中透紫。胎质轻薄,胎色洁白细膩。整体布局优美生动,表现了宋定窑制瓷工匠的精湛技艺,如此精美富丽的宋定窑黑釉荷鸳鸯纹八瓣花口盘,极为罕见(见下图)。
                       

    2宋黑定淺浮雕海棠型花口盘     

    整器为海棠型造形,口沿一周淺浮雕八朵梅花,盘璧刻了两道凸弦纹,盘底刻了象地毯式的花纹,毯中和四边有五朵梅花,折枝花纹都作对称状。花纹清晰可见。此盘采用仰烧工艺,除足部外,通体施黑釉,釉质乌亮,如黑漆一般,而黑中透紫。胎质轻薄,胎色洁白细膩。整体布局优美生动,表现了宋定窑制瓷工匠的精湛技艺,如此精美富丽的宋定窑黑釉海棠型刻花花口盘,极为罕见。高3.5厘米,口径长15厘米,宽14.3厘米,足径7.2厘米(见下图)。
                             

    3、宋黑定荷塘鸳鸯纹荷花型花口盘

    荷塘鸳鸯纹是宋代定窑常见的图案,这件定窑黑釉花口盘,为荷叶造型,盘内底是一幅荷塘鸳鸯纹图,两只鸳鸯相亲相爱,在荷塘中切切私语,别具情趣。在荷叶衬扥下,荷花盛开,间有含苞待放的花蕾和叶芽,充满生气的荷塘,水波涟漪,旋涡滾滾,一派水乡风光。因盘底部釉较厚,图案不太清晰,但侧光看时隐时现,水乡风光就在眼前。画意吉祥,寓意夫妻恩爱,和和美美。此盘高2.6厘米、口径16.1厘米、足径12厘米。采用仰烧工艺,除外底部,通体施黑釉,釉质乌亮,色黑如漆一般,而黑中透紫。胎质轻薄,胎色洁白细膩。做工精良,实乃宋定窑精美之作(见下图)。
                         

    4、宋绿定缠枝莲纹净瓶
    瓶顶部作覆式斗状,出轮边,下接束腰式长颈,肩与上腹浑圆丰满,下腹收敛,圈足。肩部置上仰的圆形流,腹部饰以缠枝莲纹,用刀具刻出的莲纹,线条圆润挺抜,有浅浮雕之美。胎色白坚致,釉为翠绿色有深浅变化,釉质温润柔和,釉面开细片,侧光视之有银光和五顔六色的蛤蜊光,也叫蝇翅纹
    这种净瓶在两宋比较盛行,常见宋代定窑白瓷,宋绿釉瓷则少见,瓶之颈细长,乃佛教中造型,生动逼真,颇具艺术巧思,这类瓶式非民间用器。此瓶高28.5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7.2厘米
(见下图)。
                       

[shanhai8 于 2019/11/1 10:15:30 编辑过]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