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琴在传统绘画中图像表现力的识读

发表时间:2016/04/06 00:00:00  来源: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学刊  作者:彭长升  浏览次数:407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内容摘要:中华古琴以它厚重的人文沉淀,目睹了中华民族的兴衰。琴韵三千年,它以美妙的音色,发出天籁的情感,为中华文明注入深沉、深厚的绝唱。本文对古琴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图像信息,从“帝王与琴”、“文人与琴”、“自然山水与琴”、“传统文化与琴”四个方面进行识读与探究。

    关键词:古琴  传统绘画  图像表现力  识读


    古琴,亦名七弦琴,相传为伏羲氏所斫,初为五弦,自周秦至今古琴一直为七弦,十三徽。桐面梓底,面圆法天,底方法地。传世古琴一般形制为唐圆宋扁,又因造型差异而名其式。作为传统音乐,琴乐代表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一条主要脉络,被称为中华正声。1977年美国旅行者飞船上,所携带的永久性反复播送的喷金唱片中,中国音乐只收录了由古琴家管平湖弹奏的古琴曲《流水》,千百年的古曲从此在太空里回响着,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宣布:中国的古琴艺术被正式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资文化遗产,赋予古琴艺术世界级的标志。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绘画中,以古琴为题材的作品屡见不鲜,从东晋顾恺之的《斫琴图》开始到清末的1500年里,古琴在传统绘画中的图像表现在“帝王与琴”、“文人与琴”、“自然山水与琴”,并透露出古琴的发展史。通常在画面中表现出有携琴(或抱、或背),有抚琴(或几上、或膝上),操琴者有帝王、文人和仕女。大部分画作对“琴与人”、“琴与景”的描绘明朗生动。甚至有些画作带有写实性,称为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瑰宝。
    本文尝试对古琴在传统绘画中图像表现力的识读,并参照俄国文艺评论家帕罗夫斯基把图像诠释大致分为:对图像“自然意义”的认定、对图像“传统意义”的认定、对图像背后的历史文化的探究。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一、图像中表现的“帝王与琴”体现了古代统治者“礼乐治政”、“弦歌之治”的特征。
    中国古代的“礼”、“乐”治国,《礼记·乐记》中作了明确表达:“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是故治世之言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言怨之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心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各代帝王对于“制乐”、“礼乐”都十分重视。作为国家政治方面最重要的事务。“以乐德教国子”把“乐”列为士大夫必须学习的六艺之一,他们认为,礼乐与政治息息相通,“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引子贡语)。通过音乐的社会性力量,可以实现太平盛世的理想。作为乐之器的古琴在“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嵇康《琴赋》)。由于古琴在数千年中的完美存在,这种赋予东方哲学特色的艺术超过了任何一种乐器,也决不是一般民间音乐能比拟和企及的。直接体现了古琴在中国古代“礼乐“和“礼教”之中的重要地位。也就自然地得到了古代帝王的喜爱和推崇。
    传统绘画中表现出的“帝王与琴”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帝王对古琴的密切联系。如传世名画,宋徽宗《文会图》与《听琴图》就是最生动的写照。《文会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描绘宋徽宗与一群文人学士御花园内弹琴吟诗的情景。《听琴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则描绘在一棵高耸入云的青松之下,宋徽宗身穿常服信手弹琴,旁边山石之上有两人,正侧耳倾听的情景。构图简洁,用笔细润,笔墨工整,赋色清雅。苍松翠竹,袅袅相影,奇石名花,僮仆侧立。此图呈现一派古雅、高贵的风格。《听琴图》图像表现出一代帝王亲抚古琴并入画,开创中国古代“帝王与琴”的先河。在其影响下,朝野上下及后世无不以能琴为荣。清佚名《胤祯行乐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中雍正着道装在竹林山石间抚琴行乐的情景。清郎世宁《弘历观画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描绘乾隆皇帝坐在浓荫下凝神聚气 观看丁观鹏所画的《洗象图》,画中下方有一僮仆抱有一琴。清《熏风琴韵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中再现老年的乾隆身穿汉族服饰和衣冠,安详自得地将古琴放在盘膝上,双手抚着琴弦悠悠陶醉的情景。乾隆帝自幼琴棋书画样样皆通。他听侍臣唐侃弹琴,曾写诗一首以记其事,诗云“萧森梧竹含秋清,银猊吐篆萦风轻。虚堂万籁俱闲寂,唐侃琴操锵锵鸣。一弱再抚余音杳,松风水月襟怀渺。孤鹤横空唳一声,繁丝弱竹喧群鸟。”,他还热衷于收藏历代名琴。还请侍臣梁诗正、唐侃将其藏琴断代品评,逐一编号,绘制成册,记录存世。这首诗就刻在乾隆收藏的头等三号宋琴“九霄鸣佩”上。在古代帝王中唐太宗对抚琴人之姿势就有生动的描写。有诗云:“头如青山点,手如白云飞”。明崇祯帝会弹古琴三十余曲,都是蜀人杨正经的传授,他特别喜欢《汉宫秋》并常流露出有意修明雅乐。明宪宗帝能琴也名冠一时,传世刻有“广运之宝”印鉴的各式成化御制琴当可为证。另元代忽必烈,明代宁王、衡王、益王、潞王,清代嘉庆帝皆能琴,爱琴著称于世。
    古琴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图像表现出:在“礼乐治政”为主线的封建社会中,古琴以它厚重的人文积淀,目睹了中华民族的兴衰,琴韵三千年,它美妙的音色,发出天籁的情感,为中华文明注入深沉、浑厚的绝响,增添古朴、苍茫的神韵。各代帝王能琴、爱琴的“垂范”精神,极大地推动了以“古琴为依托的琴学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封建帝王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
    二、图像中表现的“文人与琴”,体现了古代文人“士无故不撤琴瑟”为一种时尚的特征。
    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士大夫借古琴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性情与人格精神。“调素琴,阅金经”不只是高雅的装饰,更是言志的媒介,文人的象征。在文人士大夫和一些大家闺秀的竹楼、草堂、茅舍、楼阁、雅园内尽显“琴书潇洒”的文人生活或“偃仰啸歌”的文人意趣。元代倪瓒《水竹居图》(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画里虽无琴,却隐茅舍中。还是图中倪瓒自识赋诗云:“僦得城东二亩居,水光竹色照琴书。晨起开轩惊宿鸟,诗成洗研没游鱼”,使人们从“水光竹色照琴书”中悟出了“画中无琴胜有琴”。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士无故不撤琴瑟”,“君子近琴瑟”,总是和文人墨客形影不离。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就描述他的庐山草堂的室内陈设:“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另有明人小诗“ 一琴几上闲,窗上数竹碧。帘寂空无人,春风吹自入”。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居室是这样描述的:“窗外是凤尾声声,龙吟细细,翠色修竹。室内是湘帘垂地,琴几香炉,淡雅而清幽。”琴在文人士大夫中间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时常以琴赋诗,挥毫写字,以琴会友,就出现那“琴与人”;“琴与诗”;“琴与茶”;“琴与酒”的一些故事来。明代史忠《杂画册十二图》(现藏上海博物馆),这套《杂画册》、从携琴访友,柳下垂钓,山道行吟、荷塘莲花,一溪秋色,江山风帆,水榭观景,溪亭独钓,庐塘泊舟,树下闲眺,江天晚照,携琴晚归。把文人墨客一天的出游生活经历完整地刻画出来。明尤求的画作反映了陶渊明与其膝上的无弦之琴,传说他时常静坐着,膝上是一把无弦的琴,却轻声低吟。真正的琴人,或许根本不需要什么曲调,音乐就存于自己的内心,诗人陶渊明的一首诗中写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正表达了琴人这种超脱的意境。清石涛《对牛弹琴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作者在图中自题:“世上琴声尽说假, 不如此牛听得真”等诗句,反映出作者难遇知音,孤独落寞的心境。在传统绘画中女子与琴的描写,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明吴传《武陵春》(藏北京故宫博物馆)、明杜堇《宫中图》(现藏上海博物院)、清 黄慎《春夜宴桃李园图》和《携琴仕女图》(均藏泰州市博物馆)、清 潘振镛《潇湘水云图扇》(现藏浙江德清县博物馆),这些绘画中有侍女和宫女,她们在图中或携琴、或抚琴、或听琴,都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女子与琴的情结,更增添了古琴在传统绘画中的图像表现力的美感。宋 赵佶《听琴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明 邹迪光《松风听琴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清 张鉴《松山听琴图》(现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这些画卷又从听琴这个侧重面叫人们品味琴曲,回味听琴的感受。唐 白居易《听幽兰》:“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此诗道出听琴者达到“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那种无我的佳境。唐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道出听琴者在一曲终了之际。那种轻快在不知不觉中“碧山暮,秋云暗”。清 张远《刘源像》轴(现藏浙江省博物馆)、此图不是一幅普通的人物肖像。张远擅长画人物肖像用笔晕染,形象生动入神。图中刘源身穿无领便装作立势,右手提于胸前,做操琴前的手指活动。眼光灵锐,略在凝思。两个童仆一个正从行包之中捧出琴谱数册,一位正解琴衣,古琴已露出一半,全图极富动感,三人姿态各有不同,却为古琴所动。这幅传统绘画对文人墨客在操琴之前热身准备做一番生动可信的描绘。
    扶一曲高山,巍巍如临。扶一曲流水,洋洋清心。即是弹者的感受,更是听者的感受,从《高山》里出来,满身烟霞散不尽,“而从《流水》中来,更是晓来但觉衣裳湿。”只有在听曲时,才能静下心来,等那知音寻来,有感悟的听琴者,乃知音也。
    传统绘画图像中表现的“文人与琴”,深动刻画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与古琴,密不可分的情结。一方面由于文人的喜琴、爱琴、善琴。赋琴诗、绘琴画、著琴学,而推动了古琴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古琴在数千年历史长河里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古琴以它那独特艺术魅力,浸润着文人的心田,达到身心俱静。更是将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的喜怒哀乐,倾注于曲中。达到修身养性与文人风度的激活。
三、图像中表现的“自然山水与琴”,体现了古代琴人视山水之间为“安放精神与灵魂的地方”的特征。
    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它典型的反映了中国古典和谐美,要求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朴素和谐统一。大量的传统山水画中把古代琴人,携琴于山道、渡口、舟桥。操琴于松下,水边,草堂,人物与古琴在山水画中虽占极小部分,但处于画面中心显著位置、符合作品主题思想。
    我们从这些传统绘画中表现出来的“自然山水与琴”,思考着古代琴与天地自然,人生观念之间的关系,感知琴与天与地,与人与情的关系,从中领悟古代“自然山水与琴的真谛”。
    赵孟頫《松荫会琴图》,(现藏美国王已千先生怀云楼),此图以青绿设色,石边水畔,古松高耸。高士抚琴动操,知音端坐聆听。侍童侧立,神态专注。描述有客过访,松下会琴,相与嗟赏,闲情高雅的文人生活。元朱德润《林下鸣琴图》(现藏与北京故宫博物馆),图中三位高士坐与松下,一人抚琴,二人谈论正浓。连那一位船翁正握桨轻摇,也想靠近聆听一曲,表现了文人的那般逸兴。元佚名《扁舟傲睨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图中远山青峰叠嶂,古寺掩映,近岸陂陀老松,一舟泊于水边,舟船之上置一长方矮几,一位老翁抚琴,一人执棹而立,一人弯腰烹茶,近树远山,淡雅青绿,意境深远,写实生动。明戴进《溪堂诗思图》(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图中层嶂叠翠,杂树成林,山泉蜿蜒,烟云迷朦。山麓林下,茅堂临溪,一老者端坐堂前,一侍者桥上抱琴而来。图像生动表现,“老者等琴”,“侍童送琴”的意境。明杜琼《友松图》《山水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描述着携琴访友的情景。明陈宗源《洪崖山房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描绘了翰林侍讲胡俨致仕归隐,在江西南昌城西洪崖上营建山庄。图中有携琴来访者。明仇英《松林草堂图》《桃源仙境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前图描述了琴者操琴之后,古琴闲置草堂,琴者林中信步的情景。后图几位长着正抚琴论事。
    中国传统绘画大量的图像表现了把文人携琴抚琴听琴融入山水之中,为什么琴人视山水之间为“安放精神于灵魂的地方”呢!刘勰在他的著名的《文心雕龙》里说:“原夫登高之旨,盖睹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明末爱国思想家王船山在他的《夕堂永曰绪论内编》里说:“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古人绝唱句多景语,如‘高台多悲风,蝴蝶飞南国’,‘池塘生春草,亭皋木叶下’,‘芙蓉露下落’,皆是也。而情寓其中矣。”古琴曲谱从曲名一见就知是“景曲”.如古曲“春江花月夜”“春山听杜鹃”,“秋江夜泊”,“平沙落雁”,“梧叶舞秋风”,“高山”,“流水”“石上流泉”等。还真是“以写景之心观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徽,轻安拈出”。心与景的结合是诗,心与景的结合也是曲,在这里苏轼说的最直白,在《书醉翁操后》中云:“信手弹琴而与泉会。纵笔作诗而与琴会。”我们再来回味一次那“抚一曲高山,巍巍如临。抚一曲流水,洋洋清心。”的感受。如果在高山峻岭中抚一曲“高山”,在江河溪水之畔抚一曲“流水”,那心底与眼前的感受就会强烈地交融与互映。身处其境,心与琴游,身心得到那般充实的愉悦。王维在《酬张少府》一诗中流露出隐于青山之间的感受:“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那般“惟好静”、“返归林”、松风琴韵,其乐无穷。
    周秦以来,琴乐由庙堂雅奏,逐渐走向山林,走向茅堂,走向那安放精神与灵魂的地方,文人们弃平原之尘,而取高山之烟霞,把自然山林当作知己,寄意林泉之间,潜心与自然山水对话,把情感与自然山水配合起来,这种生命体验孕育着精神生活之根,必然早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而形成了富于文人雅趣与深厚文化内涵。
四、图像中表现的“传统文化与琴”体现了以围绕古琴而形成的独立完整的“琴学”体系,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传统绘画图像表现了古代琴史悠长,形制多样。东晋顾恺之(345-406)《斫琴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生动描绘古代能工巧匠,文人学士正在制作古琴的场景。图中共有14人,分工明确,从备料断板,制弦配件,外采急回,琴人试奏。除了琴前验收官员外,其他人员着装统一。该场所应为宫廷制作古琴的御琴房,绝不同于一般制琴小作坊。已制作完工的琴形制应为师旷式。《斫琴图》是一幅直接生动反映中国古代古琴的划时代优秀作品。
    我们还可以从传统绘画图像中看到各朝代古琴的形制,清黄慎《携琴仕女图》(现藏泰州市博物院),图中一仕女携持之琴应为五百衲雷威琴,《十国春秋拾遗》载:钱氏有雷威琴,中有题云:“峄阳孙枝,匠成雅器,一听秋掌,三月忘味”。《云烟过眼录》载:“吴越五百衲雷威琴,极薄而轻,异物也”。(《私家藏书》全史宫词)。明吴伟《武陵春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中古琴形制应为仲尼式。明杜堇《宫中图》(现藏上海博物院),图中古琴形制应为仲尼式。宋郭沔《潇江水云阁》图中古琴形制应为师旷式。清朗世宁《弘历观画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中古琴应为仲尼式。清佚名《胤祯行乐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中古琴应为师旷式。
    在传统绘画图像的背后表现我国古代琴学的传播在历史上,往往具有“京师文化”的性质,这一传教特点自西周便已形成,从《诗经》、《周礼》等典籍中都可以看到。历代王朝的京城,既是国家教育活动最为集中的地方,是文人阶层各类人才最为集中之处,也是形成琴学传承的集中地。古代琴学专著也就相当丰富了。如嵇康《琴赋》、蔡邕《琴操》、刘籍《琴议》、成玉礀《琴说》、袁桶《琴述》等。薛易简《琴诀》、朱熹《琴律》,还有大量琴谱得到保存流传:如《松弦馆琴谱》、《藏春坞琴谱》、《大还阁琴谱》、《虞山李氏琴谱》、《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梅庵曲谱》、《青山琴谱》、《诚一堂琴谱》、《太言大全集》、《颖阳琴谱》、《龙吟馆琴谱》、《神奇秘谱》等。
    中国古琴文化,即琴学有着三千年的历史沉积,成果丰厚,历朝历代著名文学家、诗人琴家,帝王无不与琴有着联系,留下一份份珍贵的篇章。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连西方也有这样的共识“没有任何乐器能在体现中国伟大的传统文化气息能力上与古琴相比”(1986年5月15日《法兰克福汇报》“寂静的音响;来自中国”)
    结束语
    古琴、古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两大板块。围绕它们的话题是那样的宽广。当识读古画中的古琴的时候,在两大板块碰撞的那时刻,我们才发觉到:“中国国画的写意与古琴的意境是一样的美好”。
    “曲终人不见,江山数峰青”。
    参考书录
    1.《中国古书画家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
    2.《中国山水画全集》(上、中、下),西苑出版社。
    3.《古音正宗》,庞欢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
    4.《琴学备要》,顾美羹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5.《古琴》,林西莉著,三联书店。
    6.《秋籁居琴话》,成公亮著,三联书店。
    7.《图像证史》,(英)彼得·伯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碑帖文化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版权所有: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www.hbgwyj.com

鄂ICP备2021000600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651号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铁机盛世家园(团结大道罗家港路

监督管理:湖北省民政厅(51420000503587528T)

QQ:1198671633、228729911
邮箱:hb-gwyj@qq.com QQ群:367154906(湖北古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