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走势[size=large] 鼻烟壶于明末清初传人中国。[size=large] 中国最初并无特制容器盛放鼻烟,而是以欧洲传来的筒形药瓶或贮存贵重中药材的小药瓶代用。[size=large] 从清康熙年间开始,由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多个作坊(至清光绪年间各种工匠作坊共有61处,俗称造办处61行),专门制造具有贮存、携带、取用等功能,方便吸服鼻烟的容器。[size=large] 清朝雍正皇帝正式将其名称定为鼻烟壶。以后逐渐扩展到民间作坊,使鼻烟壶的制作呈现出官民并举的繁荣局面。[size=large]鼻烟则是将烟叶加入多种香料配制而成,用鼻子嗅服的烟草制品。由于上至清代帝王贵胄、巨贾富商,下至庶民百姓、贩夫走卒的嗜好,鼻烟壶不仅作为贮存、携带、取用鼻烟的容器,也成为炫耀身份、标志财富、社会交往、馈赠行贿的工具。因而其品种层出不穷,纹样变化多端,发展成一种光彩夺目的艺术品。时至今日,已成为一个独立门类,珍贵的文玩藏品。[size=large] 与其它各类文玩相比,鼻烟壶堪称真正的掌中珍宝,精巧文玩。鼻烟壶器型繁多,图案丰富,用料广泛,工艺博杂,便于贮存收藏,随身携带,便于掌中把玩。其优劣真伪,不同的专家或行家看法或结论通常较为一致。一个比较简单的鉴定标准是:一只好的壶,放大后,不丑就是好壶。这是因为,绘制小的图样虽然运笔复杂,但是在一些瑕疵之处也不太容易看得出来,而放大之后,这些部分的问题就会凸显。一些大师名作,其2寸大小的鼻烟壶内面放大数十倍后仍是一幅不变形的美图,其高超的技法绝不于一些名画家的画作。[size=large] 精美的鼻烟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文物价值(民国早期及以前)及经济价值。所以近百年来,深受中外藏家的追捧。例如,1999年,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上,清乾隆粉彩描金葫芦鼻烟壶以115.5万元成交,2005年,纽约佳士得推出的鼻烟壶专场中,88件拍品,仅一件鼻烟壶流拍,其中清乾隆御制琅彩西洋人物鼻烟壶以550万元成交,成为鼻烟壶拍卖的高价纪录;2008年9月,“小有洞天——鼻烟壶珍藏”专拍,80多件鼻烟壶总成交价257.35万美元,其中乾隆粉彩葫芦鼻烟壶拍出了42.2万美元;去年保利春拍,一件铜质西洋钟表纹鼻炯壶,拍出近130万元。[size=large] 制作难度极大的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料胎成型后,先经画师作画,再入窑烧制,珐琅釉需融熔呈色才绚丽;但一旦融熔,画面极易变形,甚至胎体也会融熔变形(珐琅釉与玻璃熔点相近)。所以,较之在纸平面上绘面,在胎体上绘画难度要大很多,烧成后因珐琅釉融熔再冷却而保持原有笔画不变形难度更大,因此极难仿制,极为精美,价值当然也就最高了:[size=large] 结合目前的鼻炯壶拍卖市场走势,有专家分析在未来的几年内,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中的精品,凡落“乾隆年制”蓝珐琅宋体或篆书堆料款,系由造办处玻璃厂造胎,珐琅作(清宫造办处61个作坊中的90~120万元,简称珐琅作)画珐琅,估价90~120万元。[size=large] 其中,特别罕见的精品在短期内价格将有大幅上升,而且不论是玻璃胎还是铜胎画珐琅鼻烟壶的传世数量都是有限的,加之工艺的精美及烧造难度,因而画珐琅鼻烟壶在拍卖或其他形式的交易中一直处于非常高的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