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谈错币(陈光明)
发起人:hbgwyj  回复数:0  浏览数:6961  最后更新:2016/7/6 13:21:03 by hbgwyj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6/7/6 13:20:55
hbgwyj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160
注册时间:2016/7/3
老陈谈错币(陈光明)


    随着《百万不卖的错币》和《湖北男子惊现十九张错币》两篇文章在楚天金报的报道后,百余家媒体在网上争相转载,我在收藏圈中的人脉也明显增加。
    说起我的收藏历史,算起来已有三十多年的光景。1980年我在东北当兵,因经常写信回家,便开始不成系列的买点邮票。复员后,第一次收到了四张连号的“中国人民银行”顶天的趣味币,从此走上了收藏的道路。
    爱上错币收藏,源于一张水印倒置的80版百元钞。该钞被沈阳一市民意外发现,并在保险公司保价一百万人民币。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最后,银行权威机构通过舆论给出的答复是:“人民币不存在错版,只有残次币或者叫废币。市民发现后,可与银行等值调换。”这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及最后的处理意见,让我认识到错币是一个稀缺奇特的币种。一是我觉得错币是可能存在的,二是这种存在的可能性又是很小的。物以稀为贵,因此,在收藏的行当中,错币是最能体现它的价值的。
    2009年3月,我收藏的叠影错币被楚天金报刊登后,被国内百余家网络媒体竞相转载“湖北男子惊现十九张错币”。同年五月,广州历藏公司在武汉分公司开业庆典时,特意给我发来嘉宾邀请函。这巨大的反响更加增强了我对错币收藏的兴趣。
    这十九枚错币,在国内首次发现,存世极少,错版方式独特。此币有别于市面上所有错币,属非正常情况下出现的错币。
    所谓正常印刷是指人民币由此版印刷出现的错币品种,包括:折印、复原、走版、重印等品种。
    所谓非正常是指,不是由此版直接印刷,而是由此版印刷后油墨未干,反印到另外一面上,出现的正反文字以及图案的现象,即反粘。此类币,在印钞厂出现不算奇事,但能流入市场就十分稀罕了。
    我收藏的这19张错币,18张同冠,基本连号。并且叠影颜色由浅黄逐渐变红,变化过程中明显,文字、人物、图案清晰,放大不失真真,就显得十分开门。另一张就更奇特了,应为国内孤品。文字、人物、图案均出现正反现象,连原来只有两枚印章的图章,也出现了正反文字的四枚图章。且十分清楚,非印钞厂纸币反粘而为不可。
    种种现象,凸显出这19张错币的特别稀罕,也凸显了它的价值与在收藏界的地位。三版币由于使用年限长,印刷量巨大,加上人工检验,出现漏检还是存在极小比例的。而这19枚错币,更是错币中的精品。可以这样说,论错币不论这19张错币,其它错币就显得不值得一提,就像邮票收藏家没有“祖国山河一片红”、“生肖猴票”一样,充其量只能算其为集邮爱好者一样。
    据了解,“祖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存世量不足一万枚,价格在百万上下,但无论纸质、印刷技术、油墨特性、保密等级以及权威性,与人民币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若经过洗衣机洗涤,邮票就会变成一张废纸,而钱币就不同。有变化,但可等值使用。在仿制上,邮票与人民币相比,伪造也相对容易很多。
    二十多年的错币收藏经验,我通过观察,就能判断分析出硬币的生产,哪一面是上模,哪一面是下模;有的硬币为什么会出现鼓包,以及背逆币产生的原因等等。经验告诉我,这19枚错币是真实存在的。
    有人说,人民币从印刷到出厂,发行要经过七道关口检查,除非各部门在某个问题上同时眨了眼,才可能流入社会。
    中国有句俗语“谁人无过,神仙也有错”,国外有名言“少犯错误是人生的准则,不犯错误是天使的梦想”。人民币出错的概率是万分低下的,但不是绝对不存在的。这种万分低下的概率,只能更加证明错币的珍贵。
    像我这样,作为万分难见的错币收藏者,对待错误的出现有什么不能理解和包容呢?求同存异,有容乃大。不正是中华汉文化的精髓吗?所以,我的人生通达、开朗。
    关于错币,我认为:钱币从古至今不存在错版,它代表的是法,只是一个符号而已。“错币”只是对这种符号的一种称谓,在中国钱币发行史上,同一钱币出现过四种不同的书写方式,有哪位学者专家能断定哪种是错版?大家认可使用就行。就像现在冰箱、冰柜,本身就不符合中国文字的解释。冰箱应该叫冰柜,而冰柜应该叫冰箱一样,大家不都是这样错误地叫着吗?!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

[hbgwyj 于 2016/7/20 14:57:55 编辑过]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