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白玉玉壁
发起人:shanhai8  回复数:0  浏览数:15680  最后更新:2016/9/12 23:52:09 by hbgwyj

发表新帖  帖子排序:
2016/9/1 15:22:22
shanhai8





角  色:超级版主
发 帖 数:21
注册时间:2016/7/7
战国时期白玉玉壁

战国时期白玉素面玉壁浅见

(湖北古玩藏品研究会会员赵成信)

    战国时期玉璧质地较佳,多用青玉、白玉。璧的尺寸因用途不一而异,一般佩带的系璧尺寸较小,直径在10厘米以内,殓葬用璧和作为礼器的用璧稍大,直径一般在11-25厘米之间。战国玉璧无论大小,璧体均较薄,厚度在1厘米左右。辊工规整,打磨光亮。内外边沿用阴线刻出,剖面呈三角立棱状,此为战国玉璧的典型特征。在造型上此时开始出现出廓玉璧,即在内孔或外缘上镂雕出生动的动物形象。这时还有素面玉壁,也是这时玉璧的一个特征。 

    作者收藏的这件玉壁为素面玉璧,两面无纹,尺寸璧外径为13厘米,内孔径为3厘米,壁厚0.8厘米。这块玉璧原为一块上等的和田白玉制成的,制着规整,打磨光亮,玉璧边缘有轧手感,这是战国时期玉器特点之一。这块玉璧为岀土玉器,因埋藏在地下两千多年,受沁较重,但两面处于的环境不同,受沁有显著的变化,阴面(接地面)受沁比阳面受沁(面向上)要复杂,沁色有明显不同。阴面因接触地面,受沁成份复杂,顔色丰富,有朱砂沁呈红色,水银沁呈灰黒,铁沁呈铁褐色,还有深黄色、浅黄色、绿色等沁色。阳面因不接触地面以水银沁和灰皮为主,并有少量的黄色沁,并有絮状、饭糁状现象。沁色的成因,主要是玉器长久的埋在密闭的墓穴或是土壤中,受土壤、地温、地湿、坑内物质等的影响,玉器本身分子发生质变,结构水散失,使其孔隙变大,土壤中的各类显色杂质会慢慢侵入玉质内部,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沁色。比如黄色、红色或是赭色的土沁,是由于土壤中的三价铁离子侵入玉质内部,由于侵入的多少而呈现黄、红、赭等不同的颜色;黑色沁是土壤中或是坑内物品的有机质侵入玉质内部发生碳化反应,以及含碳物质腐烂后慢慢侵入形成,比如衣冠、棺木等,层叠絮状的水沁现象,是由于玉器长期在水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后,产生了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形成了类似絮状、饭糁状现象,称之为“饭糁”。因地区不同,埋藏的墓穴环境不同,再加玉质结构的差异,玉的受沁千变万化,沒有相同的。
    战国玉器雕刻技艺和工具比以前大有进步,最让人叫绝的是打磨技术,许多玉器的抛光度能达到光彩照人的效果,俗称“玻璃光”。这块素面玉璧阳面受沁较轻的地方具有光彩照人的这种“玻璃光”(见下图)。

   

    通过多年对古玉的收藏,我感到对全国各地古玉器的收藏鉴定,由于玉器的出土地点、坑口环境、风土习俗、宗教礼仪等因素的不同,玉器本身所具备的特征也不同,因而鉴定方法也就各不相同。所以鉴定时,必须综合考虑古玉的各种特性,决不能因为某一件器物或是某一特征以前没见过,或是国家馆藏没有,就一棍子打死。我们必须要运用科学、辩证、理性、全面的方法去鉴定。时间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标准,只有通过长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的对玉器进行盘玩、观察、试验、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鉴定水平,鉴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不会打眼。

    出土古玉的鉴定,有人觉得先鉴定工艺特征,也有人说先鉴定玉质。我通过大量实践认为:这些想法值得商榷。现在如果再采用古代的加工方法制作,完全可以仿造出古代的工艺。如果是老玉新工,估计打眼是十拿九稳的事。再说,工艺文饰在鉴定过程中,主要还是作为断代的重要依据。如果一件玉器的新、老都断定不下来,断定它的年代是否还有意义吗?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一样的道理。绵延8000年的玉文化史,从考古发掘看,中原地区真正使用和田玉,是从商代开始,战汉才得到广泛使用,并且受礼制所限,更多的还是就地取材,特别是一些陪葬玉器,更是用料一般。所以,玉质的鉴定,并非是鉴定玉器新老的首要因素。而是要从古玉的沁色、钙化、包浆、形变、土蚀现象、加工工艺等各方面的成因,因为这些特征是玉器在土壤中经过数百年甚至数千年自然变化形成的,也是鉴定玉器最根本的要素,很多特征更是仿造者无法企及的,所以从出土玉器本质的变化特征进行鉴定,才是科学的,比较有说服力,更是鉴定古玉的根本。一点浅见仅供古玉收藏爱好者学习参考。

 

[shanhai8 于 2017/1/27 12:18:09 编辑过]

用户在线信息
当前查看此主题的会员: 1 人。其中注册用户 0 人,访客 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