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大地上的石家河玉器

发表时间:2016/04/06 00:00:00  来源: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学刊  作者:李剑虹  浏览次数:3616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荆楚大地上的石家河玉器

——史前玉文化发展的最高峰

    内容摘要:当今爱玉、玩玉、藏玉的人,开口红山,闭口良诸,而鲜知石家河。湖北本土的玉众,亦多不知身边的宝库。
    关键词:石家河文化玉器是新石器时代的最高峰与典型代表,是夏商周玉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

    中国素有“玉石之国”美誉,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自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玉器诞生开始,至今已有七八千年历史。
    然而从史前至今,有一颗被埋没的明珠,虽已初露头角,却并未洗净泥尘,展现出它惊世的灿烂辉煌,坐上其应有的历史宝座。这就是发现于荆楚大地,以江汉平源为中心,遍及湖北全境的石家河文化玉器。如:天门石家河,郧阳青龙泉、大寺,房山七里河,当阳季家湖,松滋桂花村,均县乱石滩、花果园,孝感碧公台、涨水庙,枝江关庙山,江陵蔡家台、张泉山,圻春易家山等遗址发现的以石家河命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家河文化,尤其是玉文化。
    当今,爱玉、玩玉、藏玉的人,开口红山、闭口良诸,而鲜知石家河。湖北本土的玉众,亦多不知不识身边的宝库。玉贩、玉店亦多将石家河古玉混入红山、良诸古玉,或当商周古玉。一为借名,二是无知。如:上海至胜展览服务邮箱公司2014-1-7.15.58.27时发布在商科商务网上的《用龙山文化玉器》,《龙山文化玉器工艺特点是剔地阳线》就直接用龙山取代了石家河。且这种知识产权的公开取用无法打官司。原因是不少玉文化专家、学者,简单将石家河文化统纳入龙山文化。发表的玉文化文章、著作图样用的石家河玉器,标名是龙山文化,如此归类实际上并楚入鲁,湖北玉及工艺当山东玉和工艺,张冠李戴,“长江水成了黄河水”,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龙山文化之共性真能统括石家河文化之特色吗?至少应“求同存异”吧!至于谁更先进,更具有代表性,尤其在长江流域和南方?则是该仔细研讨的问题。如今这种简略替代性的含混如非认识上的误区,则是先入主之主观判断。
    翻阅许多古玉著述和玉器收藏书文,石家河玉文化不是一笔带过,就是连名字都找不到。当然也有为之鸣不平积极宣介的文章,如:史树青主编的《大众收藏》玉器册,就充分评价了石家河玉器的先进性。可惜这类书文少之又少。
    良诸文化、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基本同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初,有很多的共性和各自特性。然而良诸、龙山文化玉器名扬天下,石家河文化玉器却默默无闻。究其原因,从客观上说有个发现与认识先后问题。被命名的龙山文化1928年4月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良诸文化,1936年最先发现于杭州城北余杭区良诸。考古学界、文化界对龙山、良诸文化十分重视,认识较早,评价甚高。相对而言石家河文化晚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才发现。
    然而发现晚不代表实际发生年代的早晚和质的差异。
    良诸文化较前,距今5300-4000年。石家河文化居二,距今4800-4000年。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石家河文化早了200年。如按石家河文化也是4600-4000年的测定,二者是不分仲伯。
    重视程度与宣介上产生厚此薄彼现象与误差,应归之主客因素:其一,1955年初次发现石家河精美玉器,误定为商玉,未归入史前。1981年再次考查发现石玉,十分惊艳却仍未解惑、正位。直至1987、1988年两次深入考查,以北京大学严文明先生为考古队长,包括湘洋大学、荆州和天门博物馆的专家们慧眼识珠,才将石玉归回史前,并给予高度评价。
    “良诸与红山,一南一北两大玉器文化闪烁的耀眼光芒,令石家河文化黯然失色,鲜为人提及。但仔细研究发现,石家河玉器如同远古的和氏璧,如剥去玉皮,其灿烂辉煌不亚于良诸、红山”。(摘引自《鲜为人知的石家河文化玉器》。来源:http://blog.sina.com.cn/u/3170654890转贴 )
    这是专家们深入考证的论断。又有后继比较者得出石玉比之红玉、良玉技艺更胜一筹,堪称新石器时代最高峰的结论。可惜不论在全国考古界、博物界、文化界未引起广泛注意与足够重视,缺乏大规模调研,更乏统一认识和在国内外大张旗鼓的宣传介绍与市场运作。
    石家河文化玉器是新石器时代的最高峰与典型代表,是夏商周玉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甚而有某些超前。也正由此1955年发现石玉时误认为商玉,难于相信史前能有如此精美玉器?!
    然而,这精美毫不夸张地说是史前先民、尤其是湖北人智慧的结晶。比较一下红山、良诸玉器和夏商周高古玉就清楚了。
    与原始宗教有关的人面玉雕,是石家河文化的代表。多为正面戴冠帽、菱形眼、宽鼻、戴耳环,表情庄严的人面头像(也有獠牙人面、蛇身等另类),应是代表着尊神或巫师;造型独特前所未见展翅飞翔的飞鹰;蜷体曲张,秀美绝伦,惟妙惟俏,工艺超群,已与商凤相谐呈列于中国博物馆媲美的玉凤;抽象与具体结合之典范玉虎头像,生动传神,是石玉一大特色;象征羽化重生带神性栩栩如生之玉蝉,开汉蝉之先河,还有许多写实性的动物玉雕,以及玉块、玉璜等都是佼佼者。
    工艺之先进,如喇叭形器,较之曾令人瞠目的红山玉箍形器和良诸玉琮等更让人惊叹!其内掏膛取芯,琢磨成器,雕出阳线,平整抛光等一系列工艺,难度强度均远高于红山、良诸。
    红山玉雕以宽而浅的U型粗阴线为特点的工艺,和良诸以细如发丝细单阴线为特点的工艺,比之石家河以“剔地阳纹”为特点,具有典型意义的工艺和其它多种综合工艺,就显得逊色了。
    “剔地阳纹”这一石玉突出工艺特点,也称“一条阳线”。先刻出两条阴线作阳线轮廓,而后分别两边剔地,凸出阳线纹,再平整除去部分表面。这种具有种创新和经典意义的工艺,被认为:
    “商玉的双勾阳线只是石家河工艺的第一步;周玉双勾阴线加斜刀‘一面坡’也只是石家河工艺的一步半。直到现代制玉,也因其工艺复杂、要求高而很少使用阳纹”。(引处同上) 
    这是专家们的慧眼识珠,也是客观事实。
    石家河不少典型玉雕如玉虎头等,在工艺上是集浮雕、镂雕、园雕于一身;玉片饰的镂穿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拉丝工艺。
    饕餮纹(兽面纹)的玉饰和已类臣字眼的先声出现,在夏商周青铜器、玉器上的成熟多变和大量采用,证明了其对后世的影响和无可争辩的源头之一。
石家河文化玉器,显然吸收了北方和黄河流域、太湖流域的红山、龙山、良诸文化之精华,融合与创新走向了新石器时代玉高峰。
    这是史前先民们的骄傲,是楚地楚人的骄傲,湖北佬的骄傲。
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先进性,并非单一现象,是与石家河文化整体在当时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并表现得最为突出。
    ——以大量黑陶为主,并出现一坑上千件大批小型鸟、鸡、猪、狗、羊、象、猴、龟、 鳖及抱鱼跪坐人物陶塑,表明陶塑工艺水平已相当高,展现了先民人工饲养家畜的生活画面。
    ——丰富的稻壳、茎叶及农业生产工具出现,表明当时已是以农业水稻栽培为主和各种手工业生产。
    ——青铜铜块和炼铜原料孔雀石的发现,标志着冶铜业已开始,先民们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并领先于全国。
    ——刻划符号出现在陶器上,已见有60多个。以象形为主的类文字符号,该是文字产生的源头之一。
    ——独特的瓮棺及某棺中一次出现56件玉器,说明已进入原始社会瓦解阶段。玉器已当成贵族个人财产而随葬。玉器不仅用以祭祀通神,象征权力,且可作个人财产积累,其扩大生产与提高,形成了史前玉高峰,可想而知。
    正确评价石家河文化玉器应有的历史地位,不仅是考古界的事,也是我们古玩收藏界,应该积极去做的一件有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的事。有本土情怀的湖北爱玉藏玉人,更加努力吧!
    参考资料
    1.《石家河玉器欣赏》,汉北汉人民作品。
    2.《石家河文化玉器》,荆州博物馆编著。
    3.《大众收藏玉器卷》,史树青主编。
    4.《石家河玉器——百度图片》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版权所有: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www.hbgwyj.com

鄂ICP备2021000600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651号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铁机盛世家园(团结大道罗家港路

监督管理:湖北省民政厅(51420000503587528T)

QQ:1198671633、228729911
邮箱:hb-gwyj@qq.com QQ群:367154906(湖北古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