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色釉

发表时间:2016/04/06 00:00:00  来源: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学刊  作者:周庆桥  浏览次数:587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前言:单色釉,即色彩单一的釉,又称一道釉或纯色釉。在瓷胚胎表面施以釉桨后入窑烧制。因釉料中特定的化学成分不同,而烧制出不同颜色效果,这类呈现单一釉色的瓷器均属于单色釉瓷器。

    关键词:单色釉  甜白釉  娇黄釉  郎窑红釉

    单色釉,即色彩单一的釉,又称一道釉或纯色釉。在瓷胚胎表面施以釉桨后入窑烧制。因釉料中特定的化学成分不同,而烧制出不同颜色效果,这类呈现单一釉色的瓷器均属于单色釉瓷器。
    单色釉料中含有不同的化学成份如:铁、铜、钴、锰、金、锑、锡等等不同的化学成份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如:铁元素一般为青色,称青釉瓷,含铜元素的一般为红色,被称红釉瓷,当然这些颜色还与烧制的温度有关系,是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都直接影响釉色。而釉料中的其它成分,如:石英、石灰、长石、硼砂、土、植物灰溶剂等。氧化矽、三氧化二铝以及坯土的成分,只决定釉的亮度、透明度、浓度、耐高温强度、膨胀、收缩系数等特性。
    单色釉瓷器的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因为即使用完全相同的釉料,在烧制中因受到烧制温度、氧化、气氛、燃料气候以及放置的位置等因素,都会产生不同的釉色。
    单色釉在我国历史久远。到了宋代,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如“哥、官、汝、均、定”五大窑系都属单色釉瓷器,极受世人追捧,十分珍贵。单色釉瓷器到了明代,产品质量逐渐提高,品种日益增多,这些单色釉瓷器多为高温釉(也有低温釉),说明中国的陶瓷工匠早在十四世纪就已经掌握了许多种釉料的性能及烧制单色釉瓷器的复杂技术。
    明代单色釉瓷中,著名的品种有永乐的“甜白”、“鲜红”,宣德“宝石红”,弘治的“娇黄”,正德“孔雀绿”等。
    永乐的“甜白釉”是在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经窑火烧成后白度很高,给人以“汁水莹厚如堆脂光洁如玉”的甜美之感,具有“甜白”美称。
弘治“娇黄”釉,黄釉用含铁成分较高的天然石,赭石为着色剂,烧成温度稍高,此种釉瓷器以弘治黄釉最佳。
    现笔者拿出一对黄釉赏瓶供大家欣赏:

  

    黄釉赏瓶身高160mm,口径40mm,腹径110mm,底径60mm。胎体轻薄,透光划刻有云、龙、凤纹,全器通体施黄白间隔线及口边,露透明白色釉,黄白相映宛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底部有“大明弘治年制”款。胎质细密,火石红自然美观。
    单色釉瓷器到了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仅从制瓷工艺来看,无疑是中国单色釉陶瓷制作史上的顶峰。这时的品种已发展到了一百多种。其中最著名有郎窑红、豇豆红、霁红等。
    现拿一郎窑红天球瓶供大家欣赏:

  

    该瓶高550mm,口径210mm,径长370mm,底径220mm。釉色鲜红浓艳,又不失莹透,有明显的玻璃质感,光彩夺目。由于郎窑红釉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导致瓶身上方的颜色较为浅淡,而越往瓶身处越是色沉釉厚,红色也越来越浓,如初凝的牛雪一般,可谓“牛雪红”,有细小的开片。尽管釉垂流现象明显,但整体釉面十分匀称,色泽变化均匀,垂釉恰好终止在底足周围,刀削整齐。这就是所谓的“郎不流”加之器,物上口的浅淡处为“灯草口”加之,在流釉厚重处有很多很细小的“牛毛纹”组成了郎窑红的三大特征,缺一不可,也是鉴赏郎窑红器具的唯一标准。清早期红瓷釉很多,如郎窑红、霁红、豇豆红等,数郎窑红最为出名,最为珍贵。郎窑红釉由康熙时期督陶官郎延极亲自创烧而成,所以取名郎窑红。
郎窑红釉的釉色极为鲜红,犹如红宝石一般,所以又叫“宝石红”。郎窑红的烧成极不易,成品率很小,因此有人说,“要想穷,烧郎红”。所以,郎窑红器物保存下来极为珍贵。
单色釉瓷器即有独特釉色美又有独特物型美。为适应各种需求,清代单色釉瓷器不仅有碗、盘、盂、碟等生活用瓷器,还有笔筒、笔洗、印泥盒等文房用具等。清代单色釉瓷器是清代瓷器制作工艺的华丽侧影。目前馆藏的传世的清代单色釉瓷器正是对该时期瓷器制作工艺最完美的诠释,也是我们赏析我国单色釉瓷器的历史载体。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版权所有:湖北省古玩藏品研究会www.hbgwyj.com

鄂ICP备2021000600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651号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铁机盛世家园(团结大道罗家港路

监督管理:湖北省民政厅(51420000503587528T)

QQ:1198671633、228729911
邮箱:hb-gwyj@qq.com QQ群:367154906(湖北古玩研究)